道是无情却有情——佛教感情观

      720日下午,来自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宣方教授为营员们带来了题为《道是无情却有情——佛教的感情观》的讲座。宣教授首先比较了世人的感情观与佛教的感情观,指出两者并不完全相悖,世人强调有情有义,佛教同样注重情义。印度佛教也注重孝道,过去父母的恩情都要报答,所以要护生。法显大师西行求法,历尽艰难,仍不忘初心,回国弘法,也是情义的体现。佛教也十分重视师生之情。

     但在佛教看来,有情皆苦,“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妙色王因缘经》)。只有正视生活中的苦,才能想办法解决。在未解脱之前,苦是普遍的、必然的、永恒的,人与人的分离是必然的,一切都在无常变化之中,诸受皆苦。佛教正是要引导我们去超越这样一种有局限的存在,离苦得乐,以智化情。宣教授更从比较宗教学视野出发,比较了佛教苦谛、儒家忧患意识及基督教幽暗意识之间的异同。

     佛教的爱是慈悲,不同于世间之爱。世间之爱需要得到、占有才会快乐,是在缘起之中的,因爱而取,因取而苦。“无明为父,贪爱为母”,是痛苦的根源。而佛教的慈悲是不求回报的,希望成全所爱的对象。母爱就类似于这样一种无私的爱。

     佛法教导我们以中观正见超越情感、欲望,而不是随顺(放逸)或压抑(禁欲)。枯木禅、假象观只能伏烦恼,不能断烦恼。正确的态度应当是与智慧相应,如实观照当下,不起第二念的贪著。我们要修习慈、悲、喜、舍四无量心,对治贪、嗔、痴,与智慧相应。

     真正的信仰最初会动摇原先的一些根本信念,经由彻底的理性反思之后得以确立。成佛是一种理想,理想的意义在于值得为之奋斗一生。我们应当用价值理性而非工具理性去思考问题,道之所存,虽千万人吾往矣。

     宣教授整场讲座旁征博引,大量援引公案、故事,深入浅出。讲座中也与营员进行了互动答疑,生动幽默。最后,宣教授希望大家能以法相聚,而非以情相牵

本文来源于互联网:道是无情却有情——佛教感情观

Written b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