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门宗风

云门宗风

一个宗派的创立和延衍,除了外部因素之外,更重要的和最根本的,就是自己内在的凝聚力和对外的感染力。用佛教的话来说,一是法统的纯正,二是教法实践的得力。这两者都需要创宗立派者在理论和实践上有所突破,以建立自己独特的教授体系和方法,这在禅宗则称之为纲宗。教外别传,不立文字,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是禅宗的总纲。它在圆顿大教上更标以教外别传之旨,并倾其全力,将圆顿之旨化为种种可供实践的方法.即所谓直指人心,见性成佛。从六祖,马祖和石头睐的百余年间,不少禅师在祖师禅的方法上推陈出新,使传法者和受法者之间,在语言、文字、动作、情态、生活、劳作等多方面作了全方位的推敲,而形成了机锋、棒喝、转语、圆相等种种实践方法,这些实践方法的成熟,便积淀为禅宗内的纲宗,纲宗是祖师们根据自己的修证体悟,并结合授徒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在授徒的实践中,祖师们在开示、接机、应机并引导弟子开悟的系列过程中,用生动机智、幽默含蓄的语言,甚至用推、拉、扭、打、棒、喝、叹行、走、语、默等丰富的行为动作贯穿其中,以期收到常规教学所难以达到的效果。

云门宗的纲宗,其后各宗的禅师们都曾多加抉择,如《人天眼目》所指,则有三句” , “抽顾” , “一字关,并把云门大师弟子巴陵颖鉴禅师的三转语亦作为云门纲宗列入。再如圆悟克勤禅师,除了对云门三句推崇备至外,还一再赞叹云门大师的格外玄机向上全提。而佛眼清远禅师,则分外留意云门大师的三种病,两种光。清初三山灯来禅师在其《五家宗旨篡要》中,全为阐述一己之见地,对云门纲宗,除拈颂上面所举的数则外,还独家拈颂出云门宗八要

 

云门话堕

禅宗公案名。本则公案记述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责备某僧话堕(失言、失策)之因缘。无门关第三十九则(大四八二九七下):云门因僧问:光明寂照遍河沙。一句未绝,门遽曰:岂不是张拙秀才语?僧云:是。门云:话堕也!后来死心拈云:且道那里是者僧话堕处?

上引中之光明寂照遍河沙,系出自张拙秀才参石霜庆诸悟道时所作之偈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死心乃黄龙慧南之法孙死心悟新,为距云门二百年后之人。本则公案中,死心举云门与该僧之因缘,问且道那里是者僧话堕处,旨在令学人参话堕二字,谓该僧借用张拙秀才之语,乃被古人之名句所迷惑,而失却自己之光明,故当云门指其失言时,立即令其陷于进退两难之境。实乃因语非出于自心,故该僧第一句借用他人语句,被识破后,即无法说出第二句。[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中]

 

【云门宗八要】

 

指云门宗接化学人之八项特点。又作云门八要。

即:玄、从、真要、夺、或、过、丧、出。

()玄,谓云门宗师家接化学人之方式,乃玄妙而非言语思量所能测知。

()从,指从学人之根机力量以接化之。

()真要,谓立脚于佛道,以拈示宗旨。

()夺,指接化之时,丝毫不容学人拟议,以截断其烦恼性。

()或,谓云门宗之师家不受言语拘束,能自由自在地活用言语,以接化学人。

()过,指接化方式严峻,不许学人转身回避。

()丧,谓令学人脱离二种谬见:(1)不能鉴照一己清净之本性(佛性),(2)执著己见。

()出,谓采取自由接化之方式,给予学人阔然自在之契悟机会。

【云门天子】

 

禅林中常以云门天子喻指云门宗之宗风。古来禅林比较各家宗风之时,常将云门天子一语与临济将军曹洞土民作为比对之用。

()云门天子谓云门宗接化学人之方式犹如天子之诏敕,一次即决定万机,不得再问再应,令人毫无犹豫之余地。

()临济将军,临济之禅风乃互换为机,盖临济宗之师徒相对挨拶酬答时,每每互换机锋,易主为客,任运自如,活泼而严峻,展现生杀与夺之机,犹如将军之叱咤三军。

()曹洞土民,曹洞之宗风隐密殷实,故接化学人时,犹如农夫默默耕耘田地。[槐安国语卷五、宗门十规论]p5336

 

【云门一曲】

禅林中也多用云门一曲喻指云门宗风之艰深玄奥,非寻常人所能理解。云门曲原为我国古乐曲之名,曲调艰深,歌者难咏唱,闻者亦难以领受。禅林中遂以云门曲之艰深,难以歌咏,而评之为云门天子,并用以转指云门宗风。云门宗祖云门文偃之家风,向以难以理解著称,故藉云门曲之名以喻之。

 

云门匡真禅师广录卷上(大四七五四五中):问:如何是云门一曲?师云:腊月二十五。进云:唱者如何?师云:且缓缓。’”

 

上堂云。大道无中。复谁前后。长空绝迹。何用量之。空既如是。道岂言哉。虽然如是。若是上根之辈。不假言诠。中下之流。又争免得。所以有僧问云门。如何是云门一曲。云门云。腊月二十五。师云。今日正当腊月二十五。汝等诸人。如何委悉。若不委悉。汝等诸人谛听。待黄龙为汝等诸人重唱一遍。云门一曲二十五。不属宫商角徵羽。若人问我曲因由。南山起云北山雨。以拂子击禅床。下座。

【云门三句】

云门纲宗,最为禅人所熟悉并大加称道的第一便是云门三句。为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用以接化学人之三种语句,即: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三句。五家宗旨纂要卷下卍续一一四二七八上):云门示众云:函盖乾坤、目机铢两、不涉万缘,作么生承当?众无语。自代云:一镞破三关。后德山圆明密禅师遂离其语为三句:函盖乾坤句、截断众流句、随波逐浪句。” (圆悟曰。本真本空。一色一味。非无妙体。不在踌躇。洞然明白。则函盖乾坤也。又云。本非解会。排叠将来。不消一字。万机顿息。则截断众流也。又云。若许他相见。从苗办地。因语识人。即随波逐浪也)

函盖乾坤,指绝对之真理充满天地之间,且函盖整个宇宙。

目机铢两,为断除学人之烦恼妄想,谓应超越语言文字,于内心顿悟。

不涉万缘,对参学者应机说法,为活泼无碍之化导。

此三句若依大乘起信论之哲理诠释之,则第一句为一心门,第二句为真如门,第三句为生灭门。后云门之法嗣德山缘密取云门三句之观念,而改其语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称为德山三句,广为云门宗所用,称之为云门剑、吹毛剑。德山尝以三句示众,五灯会元卷十五(卍续一三八二八一下):若辩得出,有参学分;若辩不出,长安路上辊辊地。意谓掌握其含意,即可求得解脱。

若就现代哲学之思辩方式而言,云门三句系以其内在根本之绝对为主体,表现出一套辩证历程之三方面:

()就普遍性言,无所不在,函盖宇宙全体。

()就超越性言,乃截断众流,超越宇宙,非吾等所能触及、穷尽者。

()就作用言,乃顺机接引,随波逐浪。禅学各宗所共有之特点即在于此种永无止境之精神追求。

【问答】

如何是函盖乾坤句。归宗通(嗣沩山祐)云。日出东方夜落西。三祖会(嗣天衣怀)云。海晏河清。云居庆(嗣云盖颙)云合。首山念(嗣风穴沼)云。大地黑漫漫。又云。普天匝地。又云。海底红尘起。天柱静云。只闻风击响。知是几千竿。

 

如何是截断众流句。宗云。铁蛇横古路。祖云。水泄不通。居云窄。山云。不通凡圣。又云。洎合放过。又曰。横身三界外。柱云。昨日寒风起。今朝括地霜

 

如何是随波逐浪句。宗云。船子下杨州。祖云。波斯吒落水。居云。阔山云。要道便道。又云。有问有答。又云。此去西天十万八千。柱云。春煦阳和花织地。满林初啭野莺声

 

宋代临济宗著名的宗师圆悟克勤在其《碧岩集》中亦推崇说:云门寻常一句中,须具三句,谓之函盖乾坤句,随波逐浪句,截断众流句。放去收来,自然奇特,如斩钉截铁,教人卜度不得。

 

也就是说,云门大师在演示禅机之时,一句平常的话中,都包含着三重功能:一是函盖乾坤——包括全部思想的义蕴和法界的实相;二是截断众流——使一切思维分别、卜度拟议在此被忽然截断;三是随波逐浪 ——顺着思维之路,让其自然流淌,即所谓不坏假名,而说实相但也包含了根据学人的水平,随机引导一层意思。这三者是一体的,因函盖乾坤而可截断众流;因截断众流方得函盖乾坤;因前两者而得自在,故可以随波逐浪;在随波逐浪中方显截断众流和函盖乾坤。由于有这三重意思,所以在云门大师的每一句禅语中,可以收,可以放,可以杀,可以活,故显得宽阔空灵,意味无穷。但又如斩钉截铁一般,使人不能用思维的方式作哲学式的把握,也不能用灵感来捕捉。这原是见道之人对体相用三即一,一即三的体悟,也是云门大师对前面问话的概括。后代禅师把它引伸为破初参,透重关,砸牢关也是恰如其分。因为真正的彻悟,是没有三关的;虽没有三关,却又三关历然。

 

云门大师种种的应对机语,表现出函盖乾坤,截断众流,随波逐浪这三层玄妙的境界和功用。这种铜墙铁壁般的答话使人的思维寸步难行。可是就在思维寸步难行的窘态中,却可以使真正的苦参苦修禅僧自会在言语道断,心行处灭中感受到截断众流的力量,回过头来,又会品味到函盖乾坤和随波逐浪的滋味。

 

【顾鉴咦】

《人天眼目》记载说:师(云门)每见僧,以目顾之,或曰:鉴!或曰:咦!后来德山圆明密禅师,删去顾字,但曰鉴咦,故丛林目之曰抽顾。北宋初年云门第三代传人智门光祚禅师对此已有偈颂云:云门顾鉴笑嘻嘻,拟议遭他顾鉴咦。任是张良多智巧,到头终是也难施。《人天眼目》中真净文颂曰:云门抽顾。自有来由。一点不来。休休休休。

 

可以设想,当一些新到云门参学的僧人,刚礼拜云门大师之时,云门大师先久久地看他一眼,这就是。在这一言不发的眼光之中,参学者能有所悟人吗?在这一之后,云门大师方才略开金口,但仅说了一个鉴!字。

 

是镜子?是观照?是审察?是警戒?是训斥?里面的意蕴无穷。但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叫学人自我观照,审鉴。参禅者能从这里进入吗?再后,云门大师又再说了一个咦!这似乎是一声轻微的惊叹,这个现成明白的事,你们为什么还见不到呢?智门光柞禅师所作的偈颂别有一番韵味,不过突出了截断众流的效果,所以哪怕是智如张良,面对云门大师的顾鉴咦,其智巧也是无法施为的。《云门广录》卷上的偈颂末尾处有三首三字短偈,在短偈后有抽顾颂鉴咦五字,那三首短偈就是抽顾颂 : 丧时光,藤林荒。图人意,滞机尪。举不顾,即差互。拟思量,何劫悟。咄咄咄,力韦希。禅子讶,中眉垂。这三首小偈,分别是顾鉴咦而合为一体。

【一字禅】

 

云门偃祖禅风犀利,孤危耸峻,在化导学人时,惯常以简洁之一字说破禅之要旨,禅林乃美称为云门一字关。又称一字禅。翠岩夏末示众云:一夏以来,为兄弟说话,看翠岩眉毛在么?保福云:作贼人心虚。长庆云:生也。云门云:关!’”雪窦评唱此谓(大四八一四八下):千古无对,关字相酬。指保福、长庆所答皆非,独有云门一字禅能对得此问。

僧问:如何是云门剑?师云:祖。

问:如何是玄中的?师云:/

问:如何是吹毛剑?师云骼。又云:/肉。

问:如何是正法眼?师云:普。

问:三身中哪身说法?师云:要。

问:如何是啐咚缘之机?师云:响。

问:杀父杀母,佛前忏悔,杀佛杀祖,什么处忏悔?师云:露。

问:久晴不雨时如何?师云:+刀。问:凿壁偷光时如何?师云:恰。

问:承古有言,了即业障本来空,未了应须还宿债。未审二祖是了是未了?师云:确。


‘ “
刻是咚中的?师云:坚问:密室玄宫时如何?师云:倒。

进云:宫中事作么生?师云:重。

【格外玄机】

云门大师的禅风,.在当时的禅林里的确使人耳目一新。如赵州那个著名的庭前柏树子” , “吃茶去等话头,在云门大师那里变得更为孤绝硬朗,还具有棒喝一样的力量。你看有僧问他:如何是佛?云门回答说:乾屎撅。在这里使学人没有半点可以拟议商量的余地。因为在逻辑中,甚至在非逻辑中,乾屎撅都与佛挂不上号,何况更有对佛极不恭敬的情调在其中,对那些满腔热情,装着一肚皮理论的人来说,无疑是比挨棒子还要头痛,此时头脑中会产生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呢?能让人开悟吗?这只有当事人才说得清楚了。不过后来许多禅宗大师则对云门乾屎撅这样的答话极为推崇,认为这是可以使学人言语道断格外玄机,下面看一则著名公案:举:世尊初生下,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周行七步,目顾四方,云:天上天下,唯我独尊。师(云门)云:我当时若见,一棒打杀与狗子吃却,贵图天下太平。云门大师的这一句对佛大不敬之语,后来不少禅师加以引用和赞叹,为什么呢!因为这就是格外玄机,在禅宗的杀活纵夺中属于的手法,那些对佛的无上智慧和人格不去学习,对禅宗无上心法不去体会,反而天天去谈神说异,追求神通,或者只知有佛,不知有己的人来说,云门大师的这种作为,不是极其伟大么!许多祖师说:老僧不惜性命,也要点明这一著子。,所指与云门大师相同。对这一公案,有不少禅师加以赞颂,在《颂古联珠通集》中就有三十三首之多。

【云门胡饼】

云门大师的格外玄机,往往出人意料之外,却又稳稳坐在情理之中,闻之者先不知所措,回过头来,却是满心的欢喜。再如有人问云门大师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时,云门大师回答云:胡饼。这的确有超佛越祖的效应,侄哪人不服气说:这是答非所问嘛。云门大师说:这的确与所问没有关系。云门大师以下说得极妙:汝等诸人,勿可作了见人道祖意,便问超佛越祖之谈。你且唤什么作佛?唤什么作祖?即说超佛越祖之谈,便问个出三界。你把将三界来,有什么见闻觉知碍着你?有甚声色法与汝可了?了个什么碗!以那个为差殊之见?他古圣不奈你何,横身为物,道个举体全真,物物魏体不可得。我向汝道,直下无事,早是相埋没了也。汝若实未得个入头处,且中独自参详,除却著衣吃饭,局尿送尿,更有什么事?无端起得如许多般妄想作什么?更有一般的,如等闲相似聚头,举得个古人话,识性记持,妄想卜度,道我会佛法了也。只管说葛藤,取性过日。更嫌不称意,千乡万里抛却父母师长户作这去就。这个打野榷汉,有什么死急,行脚去!

 

云门大师的这一席话,势如钟鼎,对那些狂禅、文字禅、八股禅无疑是当头棒喝,慈悲之极了。禅宗的兴起,原是以全部佛教的根本教法为基础,若没有隋唐时鼎盛的佛教作为基础,也不可能产生中国的禅宗。那些连佛教基本常识都不具备,连起码的戒定慧素养都没有的人,哪有资格来说禅呢?所以云门大师的这一席话,无疑是救弊之语。但在其中,又给人们透露出了超佛越祖格外玄机

 

云门胡饼开示

1.上堂云:一言才举,千差同辙。该括微尘,犹是化门之说。若是衲僧,合作么生?若将祖意佛意这里商量,曹溪一路平沈。还有人道得么?道得底出来。时有僧问:如何是超佛越祖之谈?师云:餬饼。进云:这个有什么交涉?师云:灼然有什么交涉?

2.举古云:闻声悟道,见色明心。师云:作么生是闻声悟道,见色明心?乃云:观世音菩萨将钱来买餬饼。放下手,云:元来秖是馒头。

3.举崇寿见僧做餬饼次,隔窓问云:尔还见我么?僧云:不见。寿云:还我餬饼钱来。僧无语。师代云:和尚礼拜饼炉好。

4.师在餬饼寮吃茶,云:不向汝道,罪过。无对。复云:第一须忌火。便起去。代云:大众不得辜负和尚。

5.或云平常心是道,尔平常道将一句来。代云:五个餬饼三个[+]

6.师或云:餬饼从尔横咬竖咬,不离这里道将一句来。代云:今日新面。

7.因斋次,将餬饼一咬,云:咬着帝释鼻孔,帝释害痛。复以拄杖指云:在尔诸人脚跟下变作释迦老子,见么,见么?阎罗王闻说,呵呵大笑云:者个师僧相当去,不奈尔何;若不相当,总在我手里。

8.师因斋次,拈起餬饼云:我秖供养江西两浙人,不供养向北人。僧云:为什么秖供养江西两浙人,不供养向北人?师云:天寒日短,两人共一椀。

9.一日云:尽力作么生道?代云:五个餬饼三椀茶。

10.因斋次,问僧:吃得几个餬饼?僧云:吃得四个。师云:尔为什么鼻孔里秖有一茎毛?无对。师云:脱空妄语。代前语云:直须慎初,又须护末。

11.问僧:吃得几个餬饼?云:三个。师拈起餬饼云:这个是第几个?无对。师云:尔问我。僧便问。师云:不出。代云:欺敌者亡。

12.因晒麦,问僧:晒了也未?僧云:了也。师云:馒头从尔横咬竖咬,不离这里道将一句来。代云:新麦面少吃。又云:三事蒸作餬饼糖饼。

13.师云:亡僧还吃饭么?僧云:不吃。师云:活人还吃饭么?无对。代云:一杓两杓。又云:欠他一个餬饼也不得。又云:也能秖对。

14.师问僧:餬饼是什么人做?僧拈起餬饼。师云:这个且放一边,长连床上学得来,餬饼是甚人做?僧云:和尚莫瞒某甲好。师云:这虚头汉。

15.师问僧:吃得几个餬饼?僧云:忘却。师云:吃了忘却?未吃忘却?僧云:忘却说什么吃与未吃?师云:是儞忘却甚处得来?

 

【向上全提】

 

云门宗的向上全提,亦为明眼禅师所留意,在据《五灯会元》所载临济宗著名禅师圆悟克勤与宰相张无尽(商英)的一席对话:……师遂问曰:到此与祖师西来意,为同为别?公曰:同矣。师曰‘ : “且得没交涉。公为之色愠。师曰:不见云门道:山河大地无纤毫过患,犹是转句;直得不见一色,始是半提,须知更有向上全提时节。彼德山、临济、岂非全提乎?公乃首肯。

 

在这里,圆悟克勤禅师以他独到的慧眼,揭示出云门大师向上全提的禅风和作略。从此以后,向上全提” , “向上一着就成了禅门师家提持的重要内容,也成了顿悟彻悟的代名词。

 

其实在云门大师的机语中,无处不是向上全提,如联灯会要中所摘引的:师云:有三种人,一人因说得悟,一人因唤得悟,一人闻举便回去,意作么生?复云:也好与三十棒。在当时的丛林里,百十号师僧里自然会有一个半个参禅有悟,其开悟的因缘各别。但对这些开悟的人,云门大师统统好与三十棒,其中有何玄旨?当然有,许多悟的人,只是会转句半提,云门大师的棒子,是为人指示向上全提之路。再如:师有时云:大用现前,不存轨则。时有僧便问:如何是大用现前? ‘ ’师拈出拄杖,高声云:释迦老子来也。”“大用现前,不存轨则,原是云门大师交底的话,但若非其亲灸弟子,自难窥其堂奥。

 

云门须弥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须弥山。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与某僧关于不起一念,还有过否所作之机缘语句。从容录第十九则(大四八二三九中):僧问云门:不起一念,还有过也无?门云:须弥山。”’起念固然是过,若不起一念,还有过否?僧有此问,即落入妄想分别之限,云门遂以须弥山一语答之。须弥山即不动或难越之意。此语意谓其过之大,犹如须弥山一般。旨在使该僧远离有过、无过等对立二见。

 

【云门门庭】

云门宗旨。绝断众流。不容拟议。凡圣无路。情解不通。僧问。如何是雪岭泥牛吼。师云。天地黑。如何是云门木马嘶。云山河走。如何是学人自己。云游山玩水。问机缘尽时如何。云与我拈却佛殿来。与汝商量。如何是透法身句。云北斗里藏身。如何是教外别传。云对众问将来。大约云门宗风。孤危耸峻。人难凑泊。非上上根。孰能窥其仿佛哉。详云门语句。虽有截流之机。且无随波之意。法门虽殊。理归一致。要见云门么。拄杖子[+]跳上天。盏子里诸佛说法

 

要诀

韶阳一派。出于德峤之源。初见睦州。推出秦时之钻。寄声象骨。脱却项上之枷。使南鳖鼻撺向面前。打东鲤鱼。雨倾盆下。称提三句关键。拈掇一字机锋。藏身北斗星中。独步东山水上。端明顾鉴。不犯毫芒。格外纵擒。言前定夺。直是剑锋有路。铁壁无门。打翻路布葛藤。剪却常情见解。烈焰宁容凑泊。迅雷不及思量。盖其见谛宽通。自然受用广大。花开灵树。子结香林。振佛祖权衡。开人天眼目。夫何源清流浊。根茂枝枯。妄立道眼因缘。谬为声色差别。互相穿凿。滞著语言。取辱先宗。过在后学。此云门宗风也

 

云门尘尘三昧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钵桶。本则公案系云门宗之祖云门文偃禅师为阐释禅之意义所作之机缘语句。碧岩录第五十则(大四八一八五中):僧问云门:如何是尘尘三昧?门云:钵里饭,桶里水。”’尘尘三昧,谓透过一一微细之法,而入于王三昧。云门遂举钵里饭、桶里水等具体事物,藉透过一一微细之法,以阐释禅之要旨。[从容录第九十九则]

云门对一说

禅宗公案名。又作云门一代时教。为一僧与云门文偃禅师关于何为释迦佛一代教法之机缘问答。碧岩录第十四则(大四八一五四下):僧问云门:如何是一代时教?云门云:对一说。”’世尊住世八十年,其中四十五年间说法度众,故知释尊一代教说非一时得以述说。云门答以对一说三字,已超出言诠,直指心性,函盖乾坤,而将显、密、禅、净之一代时教包含无遗。然若仅从语言文字或理论义解作揣测,绝不能探知云门禅师之真意。故圜悟禅师评唱本则公案,谓人多错会对一说之意,或谓系对一时机宜所说之法;或道森罗万象皆是一法之所印,故谓之对一说。殊不知,古人意不如此。故永嘉大师于证道歌中叹道(大四八三九六下):粉骨碎身未足酬,一句了然超百亿。[五灯会元卷十五]

 

云门三种病

(动止因三种,偏估落二边。)
一未到走作:避影劳形无是处,离阴灭迹枉徒然。
三山来颂云:东去西来无了日,南奔北走到何年。红尘扰扰忘归路,梦断家山实可怜。
二已到住著:幸然弃有方回首,却例沉空不转身。
三山来颂云:长安虽乐实难居,到处优游任卷舒。莫教门门高枕卧,养成个疾倩谁除。
三透脱无依:走南进北无方所,尽日优游不到家。
三山来颂云:不入尘牢不受缠,抛枷打锁许多年。谁知作个长流客,荡荡无依去不还。
古尊宿总颂:未到家山灯水秋,归来那更不回头,就中透得无依止,此病阎王替汝愁。

【古德纲宗颂】

[*]横担宇宙宽。得盘桓处且盘桓。水流东涧朝西涧。云起南峦下北峦。生铁郓针挑蜀锦。古松琼叶落珠盘。折旋未拟经残雨。没足泥涂过郁单。


*欢迎转载分享,转载请注明出处。

*关注平台菜单栏了解最新法讯。

Written by